首页>>宠物百科

长尾鬣蜥怎么养

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鬣蜥怎么驯养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长尾鬣蜥怎么养(鬃狮蜥怎么养)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长尾鬣蜥怎么养

需要设备有:
--饲养箱:尺寸规格需按您想饲养的蜥蜴的大小来自定,一般长度最好是成体蜥蜴的2~3倍长。市面卖的成品箱尺寸(只说长度)40CM,60CM,80CM,120CM,150CM。材料都有由木制(最常见),玻璃箱(常见),亚克利箱(少见,很贵)。如养树栖型蜥蜴可选高一些的箱子,地栖的就选长一点的箱子。
--热源:由于蜥蜴是冷血动物,所以提供热源是必须的,通常白天温度应28~35度之间,夜间通常在25度左右,行成白天和夜间的温差效果有利于蜥蜴的成长(根据品种来定。)
UVA(加热灯,好的品牌会带有少量的UVA射线)
UVB(紫外线灯,简单的说是让蜥蜴体内产生维生素D3,帮助吸收钙)
太阳灯(全光谱灯):这种灯假货很多,但真货的确很好用,集UVA,UVB于一身,刚打开的时候就**的光,过一会就变成白色的光,缺点是:对电压的稳定性要求较高,价格昂贵。
夜灯(用于模拟月光,并有加热功能,用于夜间,如饲养日行性的蜥蜴也可改用陶瓷灯)
加热垫,加热石,由于蜥蜴一般是通过背部皮肤吸收热量,所以这两种不推荐使用。
--其它设备:食盆,水盆,躲避(可根据蜥蜴品种,可放可不放)。
--底材:可用爬虫沙,椰土,棕垫,爬虫地毯等等,要注意要清理和消毒。

对于新手来说,所选的品种局限性较大,中小型的像鬃狮,蛙眼守宫(新疆沙虎),绿鬣蜥(IG)是比较好养的,较大型的平原巨蜥,尼罗河巨蜥,泰加等也比较容易饲养。其实高冠变色龙也没有什么饲养难度,也属于变色龙类的入门级别。
至于能上手玩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我上面所说的品种几乎都可以上手玩。但也有会咬人的。最好可以在小的时候就经常上手玩,慢慢适应了也就可以上手了。
总之希望LZ在饲养之前先上网查好资料再着手够买和饲养,做足功课会让您少走很多弯路。
※别人的成功饲养经验不代表你照做就会有同样的效果,还要根据你实际的饲养中去改善和调解。

蜥蜴吃什么?怎么喂养?

长尾鬣蜥怎么养

饲养蜥蜴时,紫外线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几乎所有的蜥蜴类都需要照射阳光,在体内利用维生素D吸收钙质,而患俗称软骨
病的佝偻症死亡。
在室内饲养时,不易做日光浴,可利用紫外线灯或太阳灯作为照明,以补充紫外线;
但壁虎类大多为夜行性动物,不需要太多的紫外线。
由于壁虎讨厌强光,照明时应避免使用太阳灯等光线强烈的灯光。
食物
小型的蜥蜴可以喂食蟋蟀。如果能吞食,刚出生的小老鼠营养价值最高。另外还可喂食昆虫、蚯蚓、蜘蛛等。仅喂食昆虫,容易发生钙质与维生素摄取不足,应添加专用营养添加剂。
从中型到大型的蜥蜴,应配合蜥蜴的体形选择各种大小的老鼠喂食。老鼠来源不足
时,可喂食一般的肉类、肝脏等食物,但最好添加专用营养剂。还可喂食面包虫、
剔除骨头和刺
注意通风。容器至少有一边的长度是蜥蜴体长的2.5倍。如果要用密封的玻璃箱子或者缸的话,就要在旁边设置通风孔。
注意加热和照明。一般把白炽灯设置在箱的一角,可以在箱里产生一种有温度梯度变化的环境。箱中温度一般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上。因为蜥蜴喜热不喜寒,高温能够保证它可以进行正常的消化功能。
关键的是让蜥蜴充分接触紫外线。因为它们需要通过照射紫外线在皮肤里合成维生素D3,它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减少患“枯柴病”或者俗称“软骨病”的佝偻症而死亡的机会。所以让它们多晒太阳很有帮助。

绿鬣蜥一天要吃几餐

  在绿鬣蜥的日常管理中,似乎还没有哪一个方面能比饮食产生更多误传了。绿鬣蜥自打出生起就是完全素食的,在它们一生中的任何时期都无需任何类型的动物性蛋白质。以往的绿鬣蜥研究表明,事实上,如果给绿鬣蜥投喂大量的动物性蛋白质,它们会快速生长。不过另一个的事实是,喂食了大量动物性蛋白质的绿鬣蜥寿命不会太长,通常会导致痛风或骨骼代谢症。为绿鬣蜥提供一份由富含钙质的绿色植物、水果和蔬菜组成的食谱是很重要的。为了能饲养成功,在草食性爬行动物的人工食谱中,钙磷比应为2:1。一个能提供此需的食谱如下所述:70-80%的深色、阔叶、高钙绿色植物,例如:羽衣甘蓝叶、芥菜叶、菊苣、斗瓣菜和蒲公英嫩叶。若能获得桑葚和芙蓉属植物的叶子的话,应尽量经常提供。一定不要喂卷心莴苣,它没任何营养价值。菠菜也应少量喂食或干脆别喂,因为它含有草酸,会和肠道内的钙结合,使后者不能被吸收利用。20-30%的蔬菜碎粒,例如:胡萝卜、笋瓜、南瓜、西葫芦、解冻后的速冻什锦蔬菜和无刺的仙人掌果。避免或少喂:椰菜、抱子甘蓝、卷心菜、羽衣甘蓝、宽叶莴苣、花椰菜。这些蔬菜包含碘结合物质能引起甲状腺问题。10-20%的水果和花,例如:草莓、覆盆子、芒果、木瓜、猕猴桃、甜瓜、苹果(去籽)、仙人掌果实和花、芙蓉属的植物的花、旱金莲属植物的花和蒲公英花。绿鬣蜥喜欢香蕉,但它们只能被作为加餐,因为它们的钙磷比率不合适。确信将所有食物切碎成幼体能一口吞下的小块。

  除了正确的食谱外,绿鬣蜥还需要额外的钙质,钙粉能在爬虫商店里买到。钙粉应轻轻撒在绿鬣蜥的色拉上,对于幼体(每天喂食)来说每周3次,对于成体(每隔一天喂食)来说,每周1或2次。水可以用一只盘子提供,但笼舍内应每日喷雾一次以提高湿度。绿鬣蜥会经常舔食直接从喷雾瓶喷出或从笼舍中的摆设上滴落的水。

如何做正确饲养蜥蜴?

提到饲养蜥蜴的正确方法,我想首要的一点就是要给它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且通风好的居住环境,而且还要保障相应的坚固性,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推荐准备一个真正意义属于它的房子。是的,我之前在网络上面的论坛贴吧里面就看到过,有一些喜好养蜥蜴的骨灰级玩主,他们都给自己家的蜥蜴准备了仿生房子,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一种类似于亚克力又像是玻璃的房子,我个人认为那是玻璃的,因为玻璃更有助于它们的健康。 在准备好它们居住的房子了之后,咱们就需要好好设定一下它的室内温度了,那么这就需要一个稳定的加热器亦或者是专门针对它们生活用的白炽灯,当然有些人也会选用进口的那种UVB补钙灯等等,这个基本上就看个人的喜好以及经济状况了,但是务必要保障每天至少十个小时及以上的三十八摄氏度的环境,不然蜥蜴容易生病的。 之后则是光照,这点在上面提到了,虽然网络上面充斥着各种对于进口UVB灯的宣传,几乎个个都是说的神乎其神的,甚至有些还打上了人工小太阳的旗号,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再好的人工太阳,也比不上咱们纯天然的大太阳光好,因为晒太阳不仅仅能给蜥蜴们补充钙质,而且其紫外线也可以促进它们合成维生素,从而再次促进钙质吸收。 最后重点要说的就是小蜥蜴口粮了,我有见过有一些人会给蜥蜴在网上买一些人工培养的无菌果蝇,差不多十二块钱给两百只左右,但是那都也只是够蜥蜴塞牙缝儿的,而且说来一旦有那么一点撒气漏风的地方,饲养在家里的就不仅仅是小蜥蜴了,还有那繁殖力极强的果蝇家族。所以,我觉得还不如给它们一点蔬菜吃,然后适当的喂一些小昆虫,以及内脏啥的。一面是好处理,而另一面就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如何在家里养蜥蜴

 通风
  至少一边的长度是体长的2。5倍。所用笼子应通风良好,避免笼内过于闷热有害健康。通风问题常常被忽视。如果是用铁丝网做的饲养箱,通风当然不成问题。即使是用那种有玻璃盖子的玻璃缸也是可以的了,但是不能使用那种完全密封盖顶的养鱼用的玻璃缸。如果要用缸的话,最好用旁边设有通风孔的缸;用前面有玻璃门,两旁都有砂网的爬虫饲养箱,那样才会有良好的通风。
  加热和照明
  用白炽灯既可以加热又可以照明。将灯设置在箱的一个角上,可以在箱里产生一种有温度梯度变化的环境。在灯的正下方就
  相当于一个晒日光浴的地点,这样蜥蜴可以在早上时在这里把身体晒暖。一般情况下,箱中最冷的位置也要在35℃左右。一般来说,热带雨林的蜥蜴一天至少需要有10个小时的内部温度要在38℃,这样才能保证它可以进行正常的消化功能。最好不要把灯直接放到箱内,因为这样蜥蜴容易爬在灯上,导致烫伤。
  紫外线
  让蜥蜴能够晒到紫外线是非常重要的。它们需要通过照射紫外线在皮肤里合成维生素D3,而D3是促进钙的吸收的。太阳光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实在不能照到日光,那么就必须为它们准备紫外线灯(尤其是UVB灯),不要隔着玻璃或是有机玻璃给你的蜥蜴照射紫外线,因为这些物质对紫外线的衰减很厉害。
  食物
  小型的蜥蜴可以喂食蟋蟀。如果能吞食,刚出生的小老鼠营养价值最高。另外还可喂食昆虫、蚯蚓等。仅喂食昆虫,容易发生钙质与维生素摄取不足,应添加专用营养添加剂。
  从中型到大型的蜥蜴,如水龙、成年美洲鬣蜥、平原巨蜥等应配合蜥蜴的体形选择各种大小的白鼠喂食。白鼠来源不足时,可喂食一般的肉类、肝脏、猫粮等食物,但最好添加专用营养剂。
  石龙子、美洲鬣蜥、水龙等兼食植物的的品种,可喂食蔬菜、水果等,并添加了专用营养剂。
  小常识
  1、注意通风。容器至少有一边的长度是蜥蜴体长的2.5倍。如果要用密封的玻璃箱子或者缸的话,就要在旁边设置通风孔。
  2、注意加热和照明。一般把白炽灯设置在箱的一角,可以在箱里产生一种有温度梯度变化的环境。箱中温度一般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上。因为蜥蜴喜热不喜寒,高温能够保证它可以进行正常的消化功能。
  3、关键的是让蜥蜴充分接触紫外线。因为它们需要通过照射紫外线在皮肤里合成维生素D3,它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减少患“枯柴病”或者俗称“软骨病”的佝偻症而死亡的机会。所以让它们多晒太阳很有帮助。
  4、针对不同品种进行适当的喂食。像石龙子、美洲鬣蜥、水龙等兼食植物的品种,可喂食蔬菜、水果等;小型的蜥蜴可以喂食蟋蟀。如果能吞食,刚出生的小老鼠营养价值最高。另外还可喂肉类、肝脏、猫粮、昆虫、蚯蚓等

蜥蜴怎么养?

蜥蜴 宠物蜥蜴与普通蜥蜴最大的区别就是,宠物蜥蜴没有毒性,经过人类的驯养后,也会变得温顺没有攻击性。其实,很多宠物蜥蜴是素食**者,所以饲养起来也比较方便,只是你真的能与这样的大家伙生活在一起吗? 一、宠物蜥蜴饲养需要紫外线 饲养宠物蜥蜴时,紫外线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几乎所有的蜥蜴类都需要照射阳光,在体内利用维生素D吸收钙质,而患俗称软骨病的佝偻症死亡。在室内饲养时,不易做日光浴,可利用紫外线灯或太阳灯作为照明,以补充紫外线;但壁虎类大多为夜行性动物,不需要太多的紫外线。由于壁虎讨厌强光,照明时应避免使用太阳灯等光线强烈的灯光。所以在饲养蜥蜴前,要了解自己养的品种是否需要晒太阳,如果是一些热带沙漠蜥蜴,一般都需要比较多的阳光和比较高的温度,但是如果是一些生活在丛林潮湿地带的蜥蜴,便不需要大量阳光且需要加湿饲养。 二、宠物蜥蜴的食物要求 小型的宠物蜥蜴可以喂食蟋蟀。如果能吞食,刚出生的小老鼠营养价值最高。另外还可喂食昆虫、蚯蚓、蜘蛛等。仅喂食昆虫,容易发生钙质与维生素摄取不足,应添加专用营养添加剂。从中型到大型的蜥蜴,应配合宠物蜥蜴的体形选择各种大小的老鼠喂食。老鼠来源不足时,可喂食一般的肉类、肝脏等食物,但最好添加专用营养剂。还可喂食面包虫、剔除骨头和刺的小鱼或鱼肉。石龙子等喜爱植物的的品种,可喂食菜叶、南瓜、水果等,并添加了专用营养剂。 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野生的绿鬣蜥是绝对的素食者,吃植物、树叶、树干、花等,人工饲养的环境下可以给嫩桑葚叶、玫瑰花瓣、胡荽叶、芥菜叶、蒲公英叶、波菜、甘蓝菜、切碎的青豌豆,每周给一次加了樱桃酱味的豆腐以补充钙质,水果不要给太多,幼年绿鬣蜥(体长少于60公分),每天喂二次,超过90公分的则一天喂一次。 蜥蜴 三、宠物蜥蜴的饲养笼具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来营造饲养环境的容器就是饲养箱。市场上有很多类别的饲养箱供选择。树栖性的蜥蜴因为一般都是在垂直空间中移动,因此对饲养箱的高度要求比较高,我们最好选择有垂直高度的立式饲养箱。而地栖的品种由于习惯在平面上移动,饲养箱的水平面积就是我们需要重点考量的因素了,选择平面面积比较大的饲养箱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很明智的选择。 我们确定了它们饲养箱后,我们要做的就是针对所饲养品种的习性来布置饲养箱了。我们可以根据自然的蜥蜴所生长的环境给予模拟布置,当然也可以根据主人的爱好在不影响其条件下布置自己喜爱的个性化设置,总之饲养箱要营造给它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才是最终的目标。如果有条件可以在饲养箱外设放一个或多个荫蔽所,荫蔽所可以是专门的爬虫用山洞,也可以用一些材料自制,最方便的就是用一个开心的纸盒大概木盒,效果不错。对于一些雨林树栖的种类,在饲养箱外多摆放一些枝叶茂稀的植物,宠物蜥蜴自然会感觉“身临其境”。 四、宠物蜥蜴饲养注意事项 宠物蜥蜴虽需进行日光浴,但日光浴经常造成笼内的温度过高,每日进行日光浴将有害健康,最好的方法是平时使用太阳灯、紫外线灯照明,并偶尔进行日光浴。对宠物蜥蜴、乌龟而言,紫外线与食物、饮水一样,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使用太阳灯照明,从早到晚,每日照射12小时左右,即能达到充分的效果。紫外线灯的强度比太阳灯强许多,过强的紫外线对动物有伤害,同时也有晒伤,眼睛失明的危险,每日照射10-20分钟即可。使用紫外线灯时,应该在笼内布置一处灯光照射不到的地点,仅在宠物蜥蜴高兴的享受紫外线时开灯,当宠物蜥蜴移动到灯光照射不到的地点时,代表照射量已经足够,即可将灯关掉。紫外线灯虽然效果好,但使用方法较复杂,新手最好选用太阳灯。 宠物蜥蜴饲养时,由于很多宠物蜥蜴都是野生捕获的,所以会具有轻微的攻击力,在饲养前期不要尝试去上手,一直到宠物蜥蜴熟悉了环境再上手也不迟,以免发生危险。

有养长鬣蜥(中国水龙)的请进~~

他身长差不多60米吗? 字都不会打呀
你要多陪陪它 可能有点怕生
还有那一类的动物都没有完全一样的 有点区别是正常的 我开始养蜥蜴时也是填食 慢慢就当这我面前吃了 而且一天里12个小时它都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重要的是和它建立信任

怎么驯服蜥蜴

已试,具体方式: **一个蝉乌贼(只试了白的),扔给蜥蜴,他会叼着走掉,跟着他,直到他回到并进去巢*(你不用进去而且你也进不去),他出来以后到你面前会弓起头(我试了2次,全成功了,不知道概率)之后会一直跟着你。 目前只尝试了紫蜥蜴 之后会尝试一下其他蜥蜴,以及多只蜥蜴的可能性,并大概估计一下概率。 楼主先去上晚自习去了。 亲,答题不易,请,采,纳!谢谢了。

绿鬣蜥怎么驯化?

行为矫治
动物驯化的根本,就是让它去接受饲主,并进一步的去与饲主沟通。实际说起来,就是改变动物的行为而使其面对环境或是饲主时可以减少一些压力感,不管对象是大象、鳄鱼、杀人鲸,或是绿鬣蜥,这的定理都是不变的。当你到动物园看到大象依管理员的指示把前脚举高,这并不代表它在表演,而是院方训练并改变了它的行为,使得兽医可以更方便的去检查象足上的受伤或感染情形,并决定是否要帮大象修剪肉趾。鸟类也会表现出相似的变异行为,譬如鹦鹉不管在野地或是人工的环境中,都会去模仿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不管是让它们跟主人说话、飞到观众席从观众的口袋中叼出一张纸币,或是以掠食者的姿态向观众展示向下俯冲的英姿,这些秀场上的大明星都是靠著长期以来的互通信号 / 行为养成 / 习惯矫正所造就的。根据不同的物种,行为矫正有助於饲主与宠物之间的沟通。而这种沟通—这种了解或创造某种有用的行为或反应的能力,可以为饲主及宠物建立起长期的关系,但是严格说起来并不尽然。有些人为饲养的宠物对它们的饲主并不会造成威胁,但是有些则恰好相反。这也是为什麼常常我们在援救狮子、老虎、豹等动物时最後选择放弃,或者是饲主搬离时选择遗弃宠物,或是饲主无法饲养导致公家单位来没收该动物的重要因素。小狮子圆嘟嘟的幼体固然可爱到了极点,等到它长到成体,力气大到一怒之下随时可以一把抓破你的脸的那种大小时,又会是另外一回事了。一只绿鬣蜥虽然不像大型猫科动物这样骇人,但是它们也足够让你偶而进进急诊室,让你成为整型大夫的熟客了。
基本驯化原理

一只未受驯化的绿鬣蜥每次见到或是**与 人类接触时都会产生紧迫感。未驯化的绿鬣蜥通常不怎麼好玩,如果绿鬣蜥在被抓取时总是试著逃跑、用爪子抓人、用尾巴甩人,或是甚至试著咬人时,就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当饲主们无法顺利抓住他们的绿鬣蜥来好好的剪个指甲时,他们常常不是选择戴上大大的手套,就是使用厚厚的防护手套,来从事这项工作。然而,厚重的手套不仅让绿鬣蜥受到更大的惊吓,同时也因为太厚重,让饲主不容易感测到施加在绿鬣蜥骨头上的压力。当绿鬣蜥有钙质缺乏的病徵时,骨折是常常发生的意外。以大部分动物医师的规定来说,饲主应在绿鬣蜥康复期间保持其静止并移除饲养环境中所有的装备,这麼一来,原本就不怎麼受教的绿鬣蜥,在这段时间之後,可以说是完全恢复了野性的本能。

以上的剧情,对於那些因为看到别人家乖巧的绿鬣蜥而自己去跃跃欲试的饲主,无疑是一场恶梦。此外,不仅对於绿鬣蜥来说会是一种折磨,那些日渐壮大并逐渐想要以**取得主控权的绿鬣蜥,对饲主来说也会变成一种折磨。

我所接到或是拨出去的电话中,大部分的内容都与不驯服的绿鬣蜥有关。大部分我和其他援救人员所收到的绿鬣蜥都是不驯服的。最好的状况下,它们也只能容许人类非常短暂的接触行为。人们在遗弃自己的绿鬣蜥时,最常见的说法,就是它们难以驯服,或是每次饲主走过笼子,被绿鬣蜥盯著瞧石里,心里会有罪恶感。更糟的是,有些绿鬣蜥甚至後来被迁移到湿冷的车库里,一天中只有餵食或更换水盘的时候,主人才与之接触。

但是驯服绿鬣蜥并让它适应人类的环境并不是不可能的。这件工作需要一点时间,也可能会让你少掉几块皮肤、让你失眠几天,或是偶尔让你觉得心灰意冷。另一方面,这件工作也有助於改善饲主及宠物的健康及心理状态、增加绿鬣蜥对於周遭的好奇心,并提供了一个教育机会,使你的小孩或朋友能了解如何去跟一个活生生的动物作交流。

驯服与社会化之间的差别

我使用以上两个不同的名词,来区分绿鬣蜥对於行为的改造,以及对於人为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级。

一只驯化 的绿鬣蜥,可以在饲主走近或是进行必要的接触时,可以不再感觉到紧迫。抓取它们时不再看见它们不再扭来扭去、暴冲、甩尾、发出嘶嘶声、侧身躲避,甚至咬人;饲主也可以安心地检查它们的身体,包括脚趾、尾巴及垂肉,也可以安心的去帮它们剪趾甲、清理环境,或更换饮食。它在人类日常生活环境中可以显得很安适,也愿意让饲主接触,开始对家里来来去去的家人或访客会产生兴趣,甚至对其他的宠物也一样。在理想的状态下,一只驯化的绿鬣蜥可以非常适应汽车旅行;被没见过的动物医师诊断时,也不会太神经质。

一只驯化的绿鬣蜥也可能容许自己的头、颈部或是肩部被人类抚摸,也可能愿意去接受有一定熟悉度的人类手上所餵的食物。

一只社会化的绿鬣蜥比上述所言还要更驯服、更接近人类。一只社会化的绿鬣蜥喜欢与人类相处、常去寻找自己的饲主及家庭成员,甚至去找家里其他的宠物串串门子。一只社会化的绿鬣蜥可能会爬到你的腿上打个盹,或是在你耳边友善地呼气。它们可能会轻轻地撞你一下,看看你愿不愿意摸摸它或是抱抱它。一只社会化的绿鬣蜥喜欢坐在车子里兜风,看看外面新奇的人事物;它们在你用它当教材在课堂上讲课时,总是处心积虑地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并用相同於小朋友的好奇与困惑,端详著周遭的这些生物。它们在公众场合显得怡然自得,并以冷静的态度面对人群、各种活动,以及对话。高度社会化的绿鬣蜥就是那种你一眼就会爱上的绿鬣蜥,当然,大部分的时候你都不知道饲主背後所需**的时间和心血。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绿鬣蜥都有”能力” (想不出更好的辞汇) 来达到如此高度的社会化程度,毕竟每只个体都有不同的脾气;但是,它们至少都能被驯服。如果你对於你的绿鬣蜥可能会是个顽强份子这件事已经有心理准备,但是你依然愿意花许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建立彼此的关系,这对你本身,或是绿鬣蜥,都可以说是一件好事。
在才开始驯育为时已晚?

如果你的绿鬣蜥已经好几岁大了还顽冥不化,这并不代表它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接受驯化教育。然而,在重新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你真的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检讨你的饲育行为。如果遇到有经验的饲主,不要犹豫,多多向他们请益。他们常常可以看见你所不以为意的行为 (声调、手势、姿态、动作),而这些行为可能是你失败的关键。

Iguana Psych 101, or The Pavlovian Training of Humans
在野地,绿鬣蜥在某些方面也展现了其群体性。它们成群在树上进行日光浴或是进食,在草食性动物之间,当食物充足时,竞争的行为就不是很有意义了。再说,只要气候没有显著的变化,绿鬣蜥所居住的茂密森林,自然就不乏充足的食物了。事实上,竞争的行为还是存在的,譬如说抢占领土、争夺季节性的特定水果,或是繁殖季时争夺雌体。

雄体的竞争意味最浓厚,而成熟的雄体经常独占鰲头 – 最好的日光浴地点、最大的领土,以及最多的异性。雌体的领域性偶尔才会展现,采取吓阻性的动作时,主要的诉求是希望获得独处的机会 (这是指在野外;人为的环境中,它们的确还是会有地域性)。年轻的雄性在未达成熟阶段前会与比较不具侵略性的优势雄体为伍,但是一旦优势雄体开始了侵占领域或是求偶等行为时,这些小夥子大多都会识相地远离。年轻的雄体即使达到性成熟,若是此刻它们还无法与大型的雄体竞争,它们在繁殖季就可能不会展现**期的肤色,也就是会保持它们在少年时期和雌体相似的体色,以保护自身安全。这种行为在动物界许多的物种间都可以发现。

在人为环境中,刚孵化的绿鬣蜥最早是把饲主当成掠食者来看待的。在一段时间之後,发现自己并没有被煮成绿鬣蜥浓汤,小绿鬣蜥会慢慢开始把人类归类为生存环境中地位比较高的个体。

刚入手的小绿鬣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就像食物链底层的小型动物一样。它们觉得自己处在掠食者的魔掌之下,所以它们会以暴冲、虚张声势、甩尾巴,以及张开嘴巴等等行为来显示它们有多不好惹。如果没有成效,它们就会开始逃跑。如果你试图抓它,它就会甩尾巴、爪子乱抓,或是像鳄鱼一样甩动身子,总之,就是想尽各种方式来逃脱。如果你在此时让它逃脱了,或是乾脆就不去抓他了,小绿鬣蜥就会以为它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是有用的。下次你再去抓它,它又会故技重施,若你还是因为被抓了就松手,或还是不敢去抓它,久而久之,它就会渐渐把你当成一个软脚虾,而不是先前所认为的掠食者。

注意: 如果你新入手的绿鬣蜥并不是这样,反而在你想抓它的时候显得平静而不反抗,那麼你并不一定是个挑到优越驯服个体的饲主,因为,大部分的情况,是你挑到的绿鬣蜥本身已经生病了。这时候,赶快带去看医生。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收集最新鲜的排泄物以供诊断。

大部分的饲主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在这个时候用等待的方式来让它恢复平静。有些饲主认为只要绿鬣蜥”适应”了环境或是长大了以後就会乖,其实不然。通常的结果是,等到绿鬣蜥长到 5 呎长时,它们还是一样的狂野,就像你刚入手时一样。这时候它可不会再逃跑了。它们可能用长满一排牙齿的上下颚给你狠很的一口咬下去,而它们的尾巴此时已经变成强而有力的工具,随便一甩,也可以把你的皮肤划伤。这时你就会开始担心了,因为你依稀记得,它好像还会长得更大。

因此,少数的绿鬣蜥会被驯化,甚至会与人互动。如果你的绿鬣蜥一直都是采放任养殖的方式,我们就无法保证你的绿鬣蜥会是个乖乖牌了。同时,我们也无法判断哪一只绿鬣蜥宝宝有成为乖乖牌的潜质,或是哪一只需要多少时间来教育它成为乖乖牌,因此,如果你没有那个时间或心力来好好教育它,与其靠运气看选不选得到天生的乖乖牌绿鬣蜥,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养它。

有些饲主或是养育人已经成功的跟绿鬣蜥建立了一种关系,但是家庭中的其它成员还是可能遭遇相同的野蛮行为,这是因为饲主并没有屈就去忍受这些行为,而使得绿鬣蜥将之视为群体中的老大。然而,对於其它的人,就会试著以恫吓的方式取得主导地位,而它们通常都会成功。更有些饲主或养育人已经将绿鬣蜥驯化,不再对家里的任何一个人产生攻击行为,然而对於外来客甚至是熟客,依然会表现出想要主导局势的倾向。

蜥蜴吃什么?怎么喂养?

饲养蜥蜴时,紫外线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几乎所有的蜥蜴类都需要照射阳光,在体内利用维生素D吸收钙质,而患俗称软骨
病的佝偻症死亡。
在室内饲养时,不易做日光浴,可利用紫外线灯或太阳灯作为照明,以补充紫外线;
但壁虎类大多为夜行性动物,不需要太多的紫外线。
由于壁虎讨厌强光,照明时应避免使用太阳灯等光线强烈的灯光。
食物
小型的蜥蜴可以喂食蟋蟀。如果能吞食,刚出生的小老鼠营养价值最高。另外还可喂食昆虫、蚯蚓、蜘蛛等。仅喂食昆虫,容易发生钙质与维生素摄取不足,应添加专用营养添加剂。
从中型到大型的蜥蜴,应配合蜥蜴的体形选择各种大小的老鼠喂食。老鼠来源不足
时,可喂食一般的肉类、肝脏等食物,但最好添加专用营养剂。还可喂食面包虫、
剔除骨头和刺
注意通风。容器至少有一边的长度是蜥蜴体长的2.5倍。如果要用密封的玻璃箱子或者缸的话,就要在旁边设置通风孔。
注意加热和照明。一般把白炽灯设置在箱的一角,可以在箱里产生一种有温度梯度变化的环境。箱中温度一般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上。因为蜥蜴喜热不喜寒,高温能够保证它可以进行正常的消化功能。
关键的是让蜥蜴充分接触紫外线。因为它们需要通过照射紫外线在皮肤里合成维生素D3,它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减少患“枯柴病”或者俗称“软骨病”的佝偻症而死亡的机会。所以让它们多晒太阳很有帮助。

鬣蜥怎么驯养

本文由宠物迷 宠物百科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长尾鬣蜥怎么养